300快餐500一条龙_微信怎么约附近100元3小时,同城约大包免费上门,同城空降全国可飞

中国文明网主站 | 地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信箱:aswmw@163.com
首页->聚焦安顺

文化中国行|丝头系腰非遗传承人汪守友:一人一生终一事 一针一线守匠心

来源: 安顺文明网  2025-06-23  责任编辑: 胡晓
  丝头系腰是屯堡妇女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穿戴于屯堡妇女的腰部。其制作技艺十分繁琐、难学,但却在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家屯村传承了600多年。如今,精于这项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并不多,古稀老人汪守友就是其中一位。

  汪守友展示丝头系腰
  走进鲍家屯村,随处可见身着明代汉族服饰“凤阳汉装”的屯堡妇女,她们腰上系着丝头系腰,系腰下摆的青丝随着古老街巷中游走的背影轻摇摆动,让人仿佛穿越回到明朝。
  “我们村丝头系腰的制作技艺源远流长,明洪武二年(1369年),入黔始祖把它带到鲍家屯之后,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弊教梦葜心サ霉饣男〉首由?,汪守友一边讲述,一边手握带子刀,娴熟地移动皮钎、整理梳板,将一根根纬线与经线巧妙编织成丝头系腰通带。
  汪守友演示捋线器具使用方法
  丝头系腰由通带、丝头组成,中间束腰带为棉纱织成,两头为丝线织成的丝头。做系腰先从纺丝开始,随后是织通带、挑花、翻花、染色等等,工艺十分繁琐复杂。
  “通带的优劣与价值体现在各种花草图案上,在通带的花样设计上,老辈人传下来了数十种图案。我继承了‘?!?、‘寿’字、‘喜’字、满天星白果花、枣子等16种,而这些花草图案的编织工艺,关键在于倒板和翻花,这不仅要细心,更需要一定的数理计算能力,很多人过不了这一关,就没法完整传承这项技艺?!碧钙鹱约旱氖忠眨羰赜咽肿孕?。他告诉记者,他13岁时就跟着父亲学艺,到现在已有60个年头。
  汪守友教孙子学习编织技艺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条好品质丝头系腰的售价从上世纪末的两三百元增长到现在的上千元。想要赚快钱,使用机器批量生产无疑是最便捷的方式。汪守友却始终坚持手工制作,他说:“采用手工编织才能留住丝头系腰的艺术价值,延续它的生命力。不能为了赚钱快,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弄丢了?!?/font>
  2015年,汪守友凭着精湛技艺和良好口碑,获评非物质文化遗产?;は钅客捅に客废笛丶洞硇源腥恕S辛巳儆?,也有了使命担当,尽管忙于编织客户订做的丝头系腰,但他还是经常参加各类展览、讲解、授课等活动,不遗余力传播屯堡丝头系腰。
  汪守友获评屯堡丝头系腰非遗传承人
  今年1月,丝头系腰入选贵州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安顺有上百个明代屯堡村寨,但只有鲍家屯村保留着生产制作丝头系腰的技术,并且是贵州所有屯堡中唯一会做丝头系腰的村寨,这是我们鲍家屯村的骄傲。我会一如既往的坚守初心,让这一古老的文化符号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汪守友说道。
  来源: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一审:胡晓
  二审:康馨月
  三审:吴丹 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