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快餐500一条龙_微信怎么约附近100元3小时,同城约大包免费上门,同城空降全国可飞

中国文明网主站 | 地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信箱:aswmw@163.com
首页->明礼知耻?崇德向善

扎根山乡践初心,寓教于乐育桃李——记“贵州省先进工作者”韦虎

来源: 安顺文明网  2025-05-22  责任编辑: 胡晓
  韦虎,一个长于大山,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的人民教师,扎根教育事业二十一载,用青春去浇灌乡村教育的沃土,用行动去诠释教育工作者的担当,为一批批大山的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时光回溯至2004年,22岁的韦虎师范毕业,风华正茂,本可选择在乡镇学校任教,但他却毅然决然回到了家乡“村小”。
  “我的家乡在关岭自治县新铺镇金龙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周边村寨的孩子大多就读于凉帽小学?!蔽せ⒏嫠呒钦?。

  贵州省先进工作者、关岭顶云街道中心小学校长韦虎(中)
  韦虎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山里人”,深知山区教学条件艰苦,师资力量较弱,孩子求学不易,所以在毕业之后选择了回到家乡,助力家乡的教育事业。
  彼时的凉帽小学,教学质量堪忧,教学成绩每年都排全镇倒数。韦虎来到学校任教后,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短短一年时间,他便凭借优异的教学成果和自身敢突破、敢担当的品质,成为凉帽小学的校长。
  修订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人人一节公开课,提升教师基本功”的方案,带头上公开课,鼓励老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引进社会爱心组织帮扶困难学生……一整套“组合拳”下来,凉帽小学从内到外焕然一新,教学质量节节攀升。
  此外,韦虎每年植树节都要带领全校师生在校园内种下三角梅等观赏树种,号召学生“种下一棵树、管好一棵树”,多年下来将凉帽小学打造成了该镇小有名气的“花园学校”;2015年,韦虎积极对接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建成了全县首个“梦想中心教室”,让全校每名学生都有一台平板电脑,通过互联网了解大山之外的世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2015年10月,韦虎调整到该县沙营镇中心小学担任校长,通过提升学校管理力度,鼓励学生住校,老师利用晚自习强化辅导等方式,短短两年时间,学校学生人数从300人提升至500余人,住校学生从30余人增加到300余人,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迎来大提升。
  2017年10月,韦虎从沙营镇中心小学“转战”顶云街道中心小学担任校长。2019年8月,顶云街道中心小学新校区建成投用,作为该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馨社区的配套学校,能够同时容纳1800名学生就读。
  顶云街道中心小学校园一角
  “全校1300余名学生,有400多名都是易地扶贫搬迁户子女,而其中绝大部分是留守未成年人。在新校区开学之初,我们就发现,这部分学生是从大山深处搬迁到县城,部分孩子因为学习成绩差,出现了厌学、逃学的情况。”韦虎说道。
  “先让学生喜欢上学校,再让学生喜欢上学习?!闭馐谴咏潭嗄甑奈せ⒁虻刂埔酥贫ǖ慕逃较?,在他的带领下,顶云街道中心小学提炼出适合学校校情的校园“乐”文化和爱心关怀、耐心辅导、信心培养的“三心教育”模式,并把“体艺立校、质量兴校、特色强?!弊魑0煅勘?,相继开设了足球、篮球、合唱、舞蹈、美术等10余个学校社团,鼓励孩子们加入社团、融入学校,树立自信、快乐学习。
  仅仅4个月时间,学校舞蹈社团的50多名学生便走进贵州广播电视台,参加全国少儿春晚节目的录制,社团原创的2支舞蹈获得贵州赛区的一等奖。
  “舞蹈社团有近半成员都是搬迁学子,通过这次参加全国少儿春晚节目的录制,成功让他们树立了自信心,也让更多的搬迁学子敢于加入社团,在足球、篮球、美术、合唱等领域重拾信心,对学校有了归属感,逐渐把‘厌学’转变为‘乐学’,再上文化课时,他们的抵触情绪消失了,自信心回来了,学习成绩自然而然跟上了?!蔽せ⑺档?。
  在改变孩子学习习惯的同时,韦虎还将改变家长教育认知提上了“日程”,成立了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也把学校好的教育观念在家长群体中广泛宣传。如今,不少搬迁子女从父母两人外出务工,变成一人外出务工,一人照顾孩子,留守未成年人变少了,父母关爱变多了,教育观念改变了,学生成绩也提升了。
  顶云街道中心小学美术社团同学在学习“手工浮雕”
  在韦虎的带领下,顶云街道中心小学“体艺立校、质量兴校、特色强?!钡陌煅勘耆〉昧私锥涡猿晒?,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贵州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薄叭〗逃低彻匦南乱淮ぷ飨冉濉薄肮笾菔“踩拿餍T啊钡热儆?,该?!俺ブ卸印北蝗俟の牢叭炝旖碇卸印?,学校足球、篮球队多次在市、县两级小学生联赛中名列前茅。
  学校荣誉收获满满,韦虎个人在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荣获“贵州省先进工作者”称号,这份荣誉是对他21年来教书育人初心不改、扎根基层教育事业的充分肯定。
  “于我而言,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团结带领学校全体教职工,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蔽せ⑺怠?/font>
  来源: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一审:胡晓
  二审:康馨月
  三审:吴丹 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