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快餐500一条龙_微信怎么约附近100元3小时,同城约大包免费上门,同城空降全国可飞

中国文明网主站 | 地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信箱:aswmw@163.com
首页->黔中掠影

中国戏剧活化石——安顺地戏:屯堡人600年世代固守的“精神家园”

来源: 安顺文明网  2023-05-19  责任编辑: 胡晓

  “咚咚咚咚……咚哐咚哐咚哐!”随着锣鼓有节奏地响起,一场地戏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屯堡的“演武堂”粉墨登场。

  地戏表演

  这就是安顺地戏,流行于贵州安顺的民间戏种,俗称“跳神”。因表演古朴而粗犷,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っ?。是研究戏剧发生学、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美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学科的活材料。

  排练

  在历史的长河中,明清的中原文明早已成为线装的史书,而600年前的江南风物在屯堡被定格,地戏则成为了屯堡人在漫长岁月中世代固守的精神家园。

  世代居住的石板房依旧保存600年前风貌

  安顺地戏是一种古老的戏剧,其显著特点是演出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其演唱是七言和十言韵文的说唱,在一锣一鼓伴奏下,一人领唱众人伴和,有弋阳老腔余韵,其舞主要表现征战格斗的打杀,雄浑粗犷,古朴刚健。安顺地戏所演的是以屯堡人喜爱的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狄家将、三国英雄、瓦岗好汉为主角,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内容全部是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

  安顺地戏演出以村寨为单位,演员是地道的农民。一般一个村寨一堂戏,演员20余人,由“神头”负责。一是为娱乐,二是为敬神祭祀,驱邪纳吉,早年间还有训练武功、加强战备的作用。

  地戏演出时,村口或醒目的地方要插一面大红旗,旗上绣着很大的“帅”字,表示这个村子里今天要演出地戏,也有纳吉之意。

  地戏对屯堡男人来说,是祖先们在故乡生活中的一种艺术,对于移居大山中的屯堡人来说,更是一种乡愁的留念。他们在安顺这片土地上谋生,同时以跳地戏这种独特的方式练习和传承武艺。

  游客与头戴地戏面具的地戏表演者合影

  在屯堡女人们的心中,地戏表演中的各路英雄都是天上星宿下凡,都能保佑他们的家人、村寨平安,对她们来说,地戏是她们的一种精神寄托与期盼。

来源: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一审:胡晓

  二审:毛丽 刘圆

  三审:吴丹 张问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