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快餐500一条龙_微信怎么约附近100元3小时,同城约大包免费上门,同城空降全国可飞

中国文明网主站 | 地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信箱:aswmw@163.com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

全国文明校园|安顺市民族中学:立德树人育桃李 教书育人谱新篇

来源: 安顺文明网  2025-05-30  责任编辑: 胡晓
  安顺市民族中学肇始于1981年,由安顺县试点班、县中、七中一脉相承,2007年跻身省级示范高中。百亩校园绿荫如盖,教职工193人,其中59名少数民族教师与2400余名学子共绘民族团结教育画卷,百名党员薪火相传。
  第一章·春华秋实谱华章——办学成果
  秉持“为党育人”初心,以“修身尚品、善教乐学”滋养学子,培育出“民族情怀、勇于担当”的英才,构建‘和美’育人新生态。
  荣誉墙上,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青少年足球先锋、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贵州省文明校园等称号熠熠生辉;省级文明校园、民族团结示范单位、地戏非遗传承单位等称号奏响多元育人的时代强音。而今,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的桂冠更如璀璨星辰,为这座育人殿堂再添华彩篇章。
 
 
  第二章·六维育人筑根基——做法成效
  学校聚焦“六维建设”,以师德师风为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党建引领聚合力,服务育人创“和美”。学校以“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为思想火炬,在三会一课中淬炼教育初心。坚定推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融入五育并举的育人实践。秉持“师生为本”理念,以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智慧治校。创新实践“四分四合”管理之道——职能分工而目标同向,制度分明而关系融洽,在差异化协作中凝聚发展合力,共同描绘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德润童心培根脉,立德树人育“和美”。学校精心构建“价值—文化—实践”三位一体育人体系:以“扣好第一粒扣子”主题课点亮核心价值观,让青春在课堂与团课间绽放信仰之光;创新升旗仪式,通过经典诵读、民族代言等文化浸润,厚植家国情怀;在烈士陵园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让红色记忆淬炼青春信仰。
  阵地筑基强载体,厚植沃土养“和美”。校园以先锋讲席、校史馆等为阵地,将爱国情怀与文明礼仪融入日常,培育学生品格。秉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理念,通过星级班级、运动会、艺术节等浸润式活动启智润心,足球联赛、心理月、科技节等品牌项目交相辉映,育美成蹊。
  强师铸魂砺匠心,团队共育筑“和美”。以制度塑师德,常态化开展专题教师学习,以多元学习引领教师践行“六项规范”,在思想淬炼中,让教育情怀与育人智慧同频生长。近年来师生共创佳绩:获科技创新国奖4项、人工智能省奖13项,斩获11项国家专利;女足七夺市级联冠并问鼎省赛,彰显育人硕果。
 
  文化浸润启心智,书香满园润“和美”。构建“三全育人”生态,家校社协同浇灌个性之花,让特色文化在实践中绽放和美芬芳。珍珠球、竹竿舞、蹴球、高跷、陀螺等非遗体育在校本课程中焕新,50余社团如星河交汇。地戏传古韵,合唱谱同心,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平安校园织锦绣,生态育人蕴“和美”。安全护航,构建“警校家”联防体系,通过宪法宣传周、应急演练等筑牢安全防线,让安全意识融入日常;环境育人,15451㎡绿意中,教室、场馆、功能室如星辰布局,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生态矩阵;花开有声,以玉兰喻品性、蔷薇寓综合、金桂载内涵,形成“花品育人”模式。
  风正扬帆再起航。安顺市民族中学将持续强化班子建设、师资引领、德育浸润、环境优化和活动创新,以文明校园创建助推“和美民中”建设,为教育强市、特色强省贡献民中力量。
  来源:安顺市教育局
  一审:胡晓
  二审:康馨月
  三审:吴丹 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