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快餐500一条龙_微信怎么约附近100元3小时,同城约大包免费上门,同城空降全国可飞

中国文明网主站 | 地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信箱:aswmw@163.com
首页->道德模范

致敬道德模范 感受榜样力量

来源: 安顺文明网  2022-12-13  责任编辑: 胡晓

  11月23日,“崇德向善 凝心铸魂”第八届贵州省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贵阳市举行。安顺市胡漫、鄢桂英2位同志获评第八届贵州省道德模范,唐卫国、蒋文武等同志获第八届贵州省道德模范提名奖。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特推出“致敬道德模范 感受榜样力量”特别报道。

  贵州省见义勇为模范 ——胡漫

  胡漫,女,汉族,中共党员,1985年8月出生,安顺市贵航集团三○二医院骨科护士长。

  2018年的国庆节,胡漫在回家探亲的路上,遇到一名男子突然晕倒在地,呼吸很弱、心跳已停止,情况十分危急,胡漫当机立断让丈夫呼叫120,自己则抓紧黄金时间施救。在做完半个多小时不停歇的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后,胡漫已筋疲力竭。可是最后结果令人遗憾,也让胡漫内心深感悲恸。事后,胡漫因心肺复苏37分钟抢救路人的事迹入选2018年贵州省“贵州好人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胡漫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成为了贵州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在这次长达54天的援鄂期间,她一直用ICU专业知识在重症监护室里护理着每一位危重症新冠患者,每天的工作除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还要给插管危重患者吸痰、清洗口腔、翻身扣背等等,这些操作都是高风险的。但是胡漫不怕,她相信在?;ず米约旱耐?,能顺利完成好每份护理工作。2022年4月,普定县突发疫情,胡漫第一时间写下申请,与同事赶赴普定县支援核酸采集工作。在普定县5天3检的核酸采集工作中,胡漫将以往的经验,教给每一位核酸采集人员,在?;ず么蠹业耐?,确保采集工作的顺利完成。

  胡漫,一名默默奉献的白衣天使,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护士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得到了多方社会人士及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先后获得了省级荣誉10项、市级荣誉4项、院级荣誉10项。

  贵州省孝老爱亲模范 ——鄢桂英

  鄢桂英,女,汉族,1965年1月出生,关岭自治县环卫站工人。

  19年前,鄢桂英在打扫卫生时发现一个哭声沙哑、衣服单薄、浑身湿透的婴儿,当时已有3个孩子的她毅然决定收养这个可怜的弃婴,并取名杨帅,给予他生命的希望。随着这个孩子逐渐长大,鄢桂英发现其身患残疾,耳朵听不见。当时的鄢桂英只是一名环卫工人,每月工资仅有200多元,丈夫也只是一名收入微薄的门卫。为了给杨帅看病,纯朴的鄢桂英白天和晚上打两份工。为了不耽误杨帅正常学习,在他5岁时,夫妻俩省吃俭用积攒4000多元配了助听器,并将他送往特殊教育学校学习知识。

  在杨帅11岁时,贵阳一所医院到学校为学生义诊体检时发现杨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让鄢桂英再一次陷入了痛苦之中。鄢桂英夫妇两人再次劳心劳力,为治愈杨帅竭尽心力却收效甚微。直至2018年,青岛市心外科专家到关岭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进行义诊,杨帅获得到青岛免费手术治疗的名额。手术治疗后,杨帅的病情得到治愈。

  鄢桂英夫妇将杨帅视如己出,对他不离不弃的无私大爱令人动容。如今的杨帅已经19岁,坚强的他希望自己能够自食其力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也因为表现优异被所就读的特殊教育学校推荐到贵阳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园林管理专业。

  人们常说,血浓于水。而像鄢桂英这样的无私付出超越了血缘,这是善,是情,是人间大爱。

  贵州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唐兴发

  唐兴发,男,汉族,中共党员,1987年5月出生,安顺市农业科学院职工。

  唐兴发父母以务农为生,有子女三个,两个姐姐成家后父母就单独居住,身边缺少人照顾。父母年迈体衰,一身疾病。在安顺工作稳定后,唐兴发于2016年将父母接到身边照顾,由于妻子小学文凭,靠打散工给家庭带来微薄补贴,生活的重坦压在唐兴发一人肩上。

  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8月,患有高血压的父亲起床意外摔倒至颅内出血,医院采取保守治疗。母亲行动不便,妻子要照顾不满2岁的幼儿,照顾老人的重担落在唐兴发一人身上。同年12月,父亲再次摔倒,经医院急诊诊断,下丘脑发现脑梗灶。由于痛风高血压长期用药,其父并发胃溃疡、肾衰竭,肾功能肌酐指标常规治疗已降不下来,唯有采取长期透析治疗。2020年4月,其父又因消化道出血住院治疗。多年来,作为紫云自治县火花镇科技特派员、单位骨干的唐兴发不仅出色完成工作,工作之余还尽心尽力照顾重病的父亲,每天定时为父亲监测血压和体温,督促吃药。

  唐兴发,一个有职责感的男人,切实履行好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职责义务。孝敬父母,让他们安度晚年;呵护妻子,与之白头到老;精心养育子女,言传身教,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贵州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唐卫国

  唐卫国,男,汉族,中共党员,1960年12月出生,安顺快乐公益协会秘书长。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唐卫国怀着一颗善心,将善行当作人生追求,一直延续至今。30多年来,他为孤寡老人养老送终、资助困难学生、帮助山区贫困儿童、无偿献血、成立“安顺快乐公益协会”等,用行动传递着大爱正能量。

  2016年,唐卫国发起成立“安顺快乐公益协会”以来,协会组织参与发起百人以上的大型公益活动两百多场,覆盖50余个乡镇和学校;2017年春节参与政府组织的“脱贫攻坚·志愿同行”,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组织爱心商家与西秀区、紫云宗地、普定双喜和镇宁简嘎等极贫乡村400多家特困家庭建立解困结对;2017年推出固定爱心早餐,百个快乐爱心驿站等公益活动。现在由他策划执行“快乐成长·温暖童心”大型公益品牌项目及乡村图书室正在运行,成为乡村儿童的读物。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唐卫国在第一时间组建了安顺市第一个社会组织抗疫防控应急分队,在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协调下第一时间带队走上了安顺高铁西站,日夜坚守在防控岗位上,积极配合铁路部门开展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疫情防控期间,总共出动了志愿者2000多人次,出动车辆200多台次,募集10余万元防疫物资送到一线。

  贵州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郭小东

  郭小东,男,汉族,中共党员,1965年4月20日出生,安顺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一大队大队长。

  他是侦破命案积案的专家。秉承着“穷尽手段破案,多破案得民心”的信念,郭小东组织侦破20年以上的积案4起,15年以上的积案9起,10年以上的积案5起,10年以内积案12起,其中长期上访的积案3起,破案数在全省排名前列,收到受害人家属赠送锦旗21面。他是省级审讯与办案专家。郭小东坚持用智慧思考和工匠精神打造精品案件,6年来,组织侦破现行命案127起,侦破命案积案61起,未发生无罪判决的命案。他是“标准”制定的专家。2017年,刑侦总队挑选郭小东参加贵州公安机关《规范执法办案系列丛书》和《贵州省命案评查标准》的撰写,他以工匠精神打磨着每一个款项,与专家团队制定了最严最细、操作性强的“贵州命案评查标准”和对办案可按图索骥的“贵州命案参考卷宗”。在他的带领下,2017年至2020年,安顺市公安局在全省命案卷宗评查中连续4年夺得第一名。安顺案件还代表贵州省参评2020年公安部第十五届全国命案卷宗评查,荣获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郭小东还是省级警务实战教官,他边干边总结,学以致用,指导工作实践。

  多年来,郭小东始终心怀对生命的敬畏、对职业的信仰,做法医时为死者权为生者言、做侦查员时不忘初心力破案件,用32年的坚守,书写了自己的无悔从警路,为刑侦工作增添了坚实的一页。

  贵州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蒋文武

  蒋文武,男,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7月出生,安顺市曲艺家协会主席、普定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2005年2月,蒋文武发起成立了马官镇马堡农民艺术团,在乡村和学校里开办免费花灯艺术培训班,培养了300多名花灯艺术新人。2010年11月,蒋文武组织农民演员们自筹股份,注册成立了马官文化艺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党支部书记。2016年8月,蒋文武发起了“文化联村、花灯联情、党建连心”的三联行动“文军扶贫”模式,他以忘我的工作作风,以信立德,为乡村编排了花灯文艺精品100余件,带动农民演员融入文化公司演出200余场,带动了当地面条生产、面具雕刻、民间扎灯、劳务输出等收入约计80万元。同时,采取“公司+合作社(演出团队)+演员”的模式,与周边30多个花灯演出团队(合作社)合作,积极寻求文化演出增收致富机会。

  2020年8月,蒋文武被组织提拔为普定县文联副主席。因自己的诚实和努力,得到了领导的高度信任和支持,他借举办“我们的节日·七夕”“中秋”“重阳”等文化节庆活动,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精神,得到了县领导的高度赞扬和群众的热烈欢迎。

  蒋文武是一位活跃在乡土民间艺术舞台上的青年艺术家、地方文化艺术领军人。十九年来,他用诚信坚守着他所钟爱的艺术事业,为民间艺术付出了满腔热忱和无限忠诚,他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他信守诺言带领群众“以文致富”的事迹深受好评。

来源: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一审:胡晓

  二审:毛丽 刘圆

  三审:吴丹 赵荣隽